英皇證券每週策略 - 中、港及國際銀行股料仍跑贏大市
英皇證券研究部
恆指本週延續反彈,惟21500阻力大,內地解封的利好憧憬暫消化,市場觀望6月美聯儲同步縮表減息對金融市場的影響。年初至今,恆指累跌近一成。然而,有一個傳統板塊,表現相當強韌,看似不受滯脹威脅、內地經濟放緩及地緣政局動盪的影響,這就是銀行板塊。銀行業是百業之母,反映宏觀經濟的變化。當世界經濟有衰退疑慮,銀行股反而錄得正回報,表面是矛盾,內裡有其邏輯,涉及市場偏好、經營環境轉變等因素。銀行股悶聲發財,料仍是今年的跑贏份子。
2022年股市最重大的轉變之一,是資金重新青睞價值型股份,而價值來自盈利、市盈率、市賬率及息率。由於宏觀經濟驟變,美聯儲被迫更激進加息縮表,資金成本不斷上升,無限量寬催生的極進取投資策略如無盈利顛覆性企業、只看銷售增長及虛高估值等玩法,再無以為繼。納指至今大跌逾兩成,就是最佳証明。
在風險資產的市場,無論是科技、無盈利增長型股、散戶基金抱團股以及虛擬貨幣,都發生泡沫破裂的現象。這些資產普遍跌五成,有些則更多。除非短時間內宏觀經濟格局再擺向超寬鬆、無限量寬的貨幣環境,否則絕大部份已經爆破的股份或資產,將難以重返高峰。當市場風險偏好徹底改變,不是短期內可以逆轉。
銀行股是這次風險偏好轉變的主要受惠者,首先利率是從近乎零,快速回升至2%以上,銀行在貸存利率敏感度不同的情況下擴闊了息差,增加了收入及盈利。此外,疫後復甦的環境也是對銀行有利,特別是復甦強勁的資源行業,資源、商品價格反彈,讓這些企業恢復盈利及強化財務狀況,而銀行對這類企業的呆壞賬因而大幅改善,從而推動銀行盈利及再派股息,這就是匯控及渣打等國際性銀行的狀況。
至於香港本地銀行,受惠利率上行,是與國際銀行一致。所不同的,是本地銀行面對貸款增放緩及資產質素轉差的壓力。幸好,香港走出第五波疫情,社會復常能力增強,本地消費、房屋銷售以至國際通航等活動也在恢復當中,有利本地銀行增加貸款,減低壞賬。國內銀行面對不同挑戰,內地利率在下調,息差反而有收窄壓力,為了撐經濟,內銀也有讓利壓力。惟與此同時,政策今年轉向刺激經濟、鼓勵放貸,對內銀的貸款增長有利,而政策容許內銀調低撥備覆蓋率,有助內銀維持盈利增長,故內銀經濟環境同樣並無轉差。
假若全球經濟衰退,銀行股也必然受打擊。然而,全球經濟是有放緩壓力,惟距離衰退尚遠。美國正積極壓通脹,而內地則全力穩控經濟於合理區間運行。世界兩大經濟體都在調整政策軌道,以避免經濟陷入真正衰退,因此銀行股的經營環境仍未轉壞。加上銀行板塊,無論是國際、本地及內地銀行的估值均並不昂貴,市賬率平均低於1,股息率平均達4厘,投資價值具韌性。很長一段時間,銀行股已被投資者遺忘;今年,基金要跑贏,加持銀行股屬關鍵的選擇。當利率仍然向上、經濟復常處軌道之中,投資者偏好銀行股的趨勢料持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