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旗:特朗普上台对油价构成压力 油价周三小幅下跌
经纪业务总裁 叶佩兰
纽约商业交易所(NYMEX)原油(12月)期货周三(11月6日)收跌0.3美元,报71.69美元/桶,此前油价盘中一度下跌逾每桶2美元,主要因市场对特朗普胜选的反应过度,但冷静过后会发现市场面临着很多问题,例如关税不利于全球总需求。
花旗周三(6月11日)预测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可能对油价构成下行压力至2025年,这主要是由于潜在的贸易关税和石油供应增加。花旗指出,特朗普对由石油输出国组织和俄罗斯领导的盟友组成的OPEC+的影响力可能会促使该产油国更快地减少减产,同时有可能缓解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并释放一些海上石油。花旗进一步指出,特朗普的政策可能会对全球经济成长产生复杂的影响,尤其是对仍面临贸易关税风险的欧洲和中国产生负面影响。这可能会进一步削弱全球石油需求成长,为花旗当前明年全球石油需求成长 90 万桶/日的预期带来下行风险。
此外,MST Marquee资深能源分析师卡佛尼克(Saul Kavonic)表示,特朗普可能支持以色列对伊朗采取更强硬的军事姿态,这或令该地区军事升级的短期风险更高,并可能影响石油供应。此外,如果特朗普政府加强对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,全球石油供应也可能受到影响。伊朗每天出口约130万桶石油。
石油输出国组织(OPEC)方面, OPEC秘书长海瑟姆·阿尔盖斯(Haitham Al Ghais)表示,OPEC对短期和长期的石油需求抱持非常乐观的态度,他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将使石油需求不会达到所谓的峰值。盖斯表示,全球经济仍然充满希望,尤其是美国和中国的增长。他表示,即使中国的增速从往年的10%下降至5%,对如此庞大的经济体来说仍然是非常好的增长水平。他预期石油需求在短期内不会达到顶峰,称过去对「供应峰值」的预测并未成真,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增长,「需求峰值」也不会到来。
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产油盟国(OPEC+)11月3日决议将自愿减产220万桶/日的措施延长一个月至12月底,涉及沙乌地阿拉伯、俄罗斯、伊拉克、阿拉伯联合大公国、科威特、哈萨克、阿尔及利亚和阿曼等8个国家。今年6月,OPEC+决议将在一年时间里逐步取消2023年11月所宣布的每日220万桶的自愿减产;2022年10月宣布的每日200万桶减产,以及2023年4月宣布的每日166万桶自愿减产期限则延长一年至2025年底。
出于对中国需求的担忧,石油输出国组织(OPEC)在月报中再度下调了对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测,为连续第3个月下调。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年增193万桶/日,较前月预测的年增203万桶/日下调10万桶/日。报告也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估从174万桶/日下调至164万桶/日。
国际能源署(IEA)月报表示,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将增加90万桶/日,2025年将增长100万桶/日,这与2022至2023年疫情后每年约200万桶/日的增长相比大幅放缓。报告表示,中国是需求增速减缓的主要因素,2023年中国贡献了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近70%,但今年和明年将只占约20%,建议投资者可在70.81美元/桶时沽WTI原油(12月)期货,目标价66.79美元/桶,止损72.65美元/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