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皇证券每周策略 - 港股等待催化因素 利淡氛围仍待消化
英皇证券研究部
恒指在九月份持续受压,虽然内地出台不少政策支撑经济,但未能带动中港股市走出低迷,成交趋淡,波幅收窄,这是典型的牛皮市,也反映当前投资者信心不足的一面。本周长假期及季结,大市更形观望,利淡氛围主导,技术上仍在测试年内底部所在。中港股市要重拾动力,还需等待新的催化因素适时出现。
无可否认,港股是受到中、美两大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同时影响。美国利率已升至16年高位,而美联储在9月虽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,但暗示仍有加息空间,市场期望的减息,更加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有机会启动。换句话,利率高企的时间将较预期更长,将来即使利率由近6厘回落,预期也不可能是近零,长期中性利率极可能是3%。
中性利率是评估资产价值的关键因素,以往在零利率时代,恒指市盈率最高可见20倍,若中性利率上升,恒指的估值必需下调,这过程已在进行中,因此今年恒指每股盈利虽复苏,但无法重估,反而仍在受压,市盈率跌至10倍。目前恒指成份股有重大变化,加入不少高估值的科技股,这类股份在高利率的环境,估值受压程度则更大。
再看内地经济,今年是疫后全面复苏的一年,却遇上外部需求转弱,而内部消费也放缓,致使复苏动力不似预期。官方解读是波浪性复苏,经济增长在二季度放慢后将重拾动力。不过,情况第三季并非如此,虽然制造业、消费等有改善,但改善幅度还未能令市场满意。
显然,海内外投资者最忧虑,仍是内房产业的泡沫爆破。内房政策已是应宽尽宽,一线城市放宽限购、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等重招已出,即使新盘销售有改善,资本市场却毫不兴奋,反而传出恒大附属公司被立案调查,海外债权人重组会议突然被取消等发展,更触动市场神经。国家统计局的官员更在一个论坛上,直指内地房地产总供应严重过剩。市场普遍相信,这个泡沫调整及消化过程,是以年计。这将必然拖慢内地经济增长及打击消费信心。
利淡的宏观格局短期将主导市场情绪,投资者正等待新的催化因素,正如去年同期,气氛悲观,当10月底突然逆转防疫政策,市场情绪也全面改观,催化资金流入,推升大市。今天,市场充斥房企崩溃论、经济崩溃论,若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,反而内地经济是有序回复动力,稳楼市的政策逐渐显现效用,这是催化因素;至于港府再放宽楼市措施、下调股票印花税等,都会有催升股市的效果;再看中美政治角力,双方均有意愿缓和下来,甚至重新定位,经济合作再被重新提上议程,这也是有利股市的催化因素,值得关注。